绝世天才顶级战略家,他预判、引领和掌控时局的能力有多强

吴辛苹 解决方案 2024-08-14 16 0

在1937年,美国战地记者斯诺有幸来到了延安,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待。在这段与毛主席相处的日子里,斯诺从最初的陌生,逐渐转变为熟悉,进而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斯诺认为,在他的眼中,毛主席是一位天才的战略大师,他有着无人能及的预判和掌控时局的能力。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毛主席作为中共一大的代表之一,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之一。

在领导全国工人和农民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对抗军阀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合作。

在革命的道路上,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并肩作战,黄埔军校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虽然双方的成员在一起学习和战斗,但毛泽东强调,尽管可以与国民党人合作,但必须保持共产党人的独立性。

然而,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抓捕共产党人。许多在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被迫选择了背叛,失去了组织联系,甚至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

就在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南昌起义爆发,我们成立了红军,开始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战斗。

在初期的斗争中,中共效仿苏联模式,试图攻打大城市以对抗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然而,红军实力有限,很难与盘踞大城市多年的国民党军队抗衡。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主席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领导秋收起义,将红军部队转移到农村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激发了广大穷苦农民翻身做主人的热情。

通过麻雀战、游击战等方式,中国革命得以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17年,毛泽东主席就对日本持批判态度,他的观点与当时的主流意见并不一致。

近代中国虽然遭受日本甲午战争的侵略,以及被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但是很多中国人对日本有着特殊的感情,认为日本是亚洲振兴的希望,不同于欧美列强的帝国主义。

为此,很多中国人赴日本留学,甚至在日本宣传革命,孙中山、蒋介石等中国革命的重要人物都在日本学习过一段时间。

在1917年的一封信中,毛泽东预言了中日关系的危险,他认为日本帝国主义野心一直未停止,而且作为中国的邻居,其势力强大且充满野心,对中华民族构成了根本性的威胁。

因此,不能对日本抱有幻想,中日之间迟早会发生大规模战争。

历史验证了毛主席的精准预言,20年后,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正式对中国展开侵略。在与斯诺的对话中,毛主席深入分析了形势,得出中国必将战胜日本的结论。

他指出,日本不仅是中国的敌人,也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以及全球爱好和平国家共同的敌人。他主张采取大规模运动战配合阵地战的方式,击败日本。

此外,毛主席还在《论持久战》中反驳了速胜论和失败论,提出了持久战的主张。经过8年的抗战,历史证明了毛主席的预言完全正确。

而斯诺访华期间,他也亲身经历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936年,蒋介石调集中央军和东北军、西北军,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陕北根据地发动进攻。

在这个关键时刻,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富有创新性的战略思想——建立全民族统一战线。他主张团结东北军,共同抗日,并决定无条件释放被俘虏的东北军将士。

这一决策深深打动了东北军和西北十七路军,尤其是东北军,他们只希望打回故乡抗日,而不是在陕北进行内战,因为这是被蒋介石强行拉来的。

因此,东北军和红军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承诺在战争中只做表面功夫,以示对蒋介石的支持。然而,蒋介石发现对共党的围剿效果不佳,于是亲自前往西安,亲自部署和指挥剿共事宜。

然而,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在劝说蒋介石无效后,采取了强硬措施,对蒋介石进行了武力逼迫,最终成功将蒋介石抓住,逼迫他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

在蒋介石被俘虏后,张学良致函周恩来和毛泽东,诚邀中共代表赴西安共商国是。在如何处理蒋介石的问题上,张学良特地向周恩来和毛泽东寻求意见。

当时,许多深受蒋介石迫害的我党和民主党派人士都倾向于处死蒋介石。回顾过去,蒋介石在4·12政变中杀害无数共产党员,还曾宣称:“山要过火,人要换种,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然而,毛泽东及时提出了“逼蒋抗日”的策略。他强调,当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侵华日军,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名义上的领导人,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主要争取对象。

毛泽东深知,如果处死蒋介石,国民党内部必将陷入混乱,军阀混战势不可免,而这正是日本人最希望看到的。

在毛主席的领导和努力下,各方代表包括张学良、周恩来、宋子文、宋美龄等,坐下来进行和平谈判。最终,蒋介石无奈之下同意发布声明,停止剿共,一致抗日。

同时,蒋介石还命令红军佩戴“青天白日”徽章,改称第十八路军,也就是八路军。我党对于这些严苛的要求表示接受。

尽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囚禁了张学良将军,但依然坚持共同抗日的决心。

斯诺是美国的一名记者,他在中国延安期间全程见证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可以说,正是毛泽东主席的远见卓识挽救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