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奥运冠军的“北京摇篮”(上)冠军之路这样炼成

张茂峰 企业概况 2024-10-14 10 0

40金27银24铜,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佳纪录。5金2银1铜,是北京健儿交出的巴黎奥运会成绩单。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对在巴黎奥运会中有优异表现的北京选手、教练员和集体给予奖励。其中就包括先农坛、木樨园、什刹海等体育运动学校,截至目前,北京运动员在夏季奥运会获得冠军40余人次,其中90%出自这三大体校。这里是北京的奥运冠军摇篮,有金色的种子、辛勤的汗水和关于奥运的梦想。国庆节前夕,记者走进冠军摇篮,寻找岁月印迹,为您带来冠军们出发、回家、传承的故事。张晓欢在奥运会结束后,回到木樨园体校带领北京花游队备战下半年赛事。木樨园体校内,随处可见祝贺新科奥运冠军的横幅。什刹海体校星光璀璨的冠军墙。先农坛体校的冠军墙给后辈带来激励。田俊宁(右)正在指导李嘉嘉技术细节。回忆大年初一马龙“回家”练球“热烈祝贺张晓欢、冯雨、常昊、程文涛勇夺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金牌。”“热烈祝贺曹缘勇夺巴黎奥运会跳水男子10米跳台金牌。”木樨园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木樨园体校”)内,红色的横幅无处不在。“对我们来说,这就是家。”中国花样游泳队主教练,同时也是北京市花样游泳队主教练张晓欢,在奥运会后马不停蹄回到木樨园体校。上午的训练非常紧凑,持续到中午1点才告一段落。“现在回北京队的时间有限,所以一回来,就想把所有东西都教给他们。有一种责任感,生怕对他们关照少了,还是希望北京队能源源不断为国家队输送人才。”张晓欢的家在宣武门,听着电报大楼的报时钟声长大。7岁,张晓欢进入原宣武区体校学习游泳。10岁,转练花样游泳。1998年,18岁的张晓欢已经是两届全运会冠军,也就是那一年,她来到了木樨园体校。在这里,张晓欢向奥运舞台发起冲击。“不管是运动员、教练员还是家长,想法都是很统一,就是苦练。长年累月埋头打基础,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在赛场上,为家乡、为祖国争金夺银。”对张晓欢来说,北京是家,体校也是家。运动员在体校的时间,比在自己家还长。已经算老队员的常昊,2008年来到木樨园体校,那时她才11岁,跟现在梯队小队员一个年纪。“我们平时大概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在队里住六天,在家住一天。如果赶上大赛要备战,就长时间住队里。”巴黎奥运会结束后,常昊随代表团参加了一系列庆祝活动。9月回到木樨园体校,立刻投入到备战下半年赛事的节奏中。“回家了,再累,也能感觉到精神上的温暖。”这种港湾般的温暖,总能给在外征战的运动员补充动力。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先农坛体校”)校长姚强,说起了马龙的故事。“有一年春节放假,大年初一我值班。但我到乒乓球馆巡视的时候,发现灯亮着,走近一看,马龙在那练球呢。那时候他已经是奥运冠军了。而且国家队大年初一也放假,但他自己不放假,‘回家’练球。”国家队训练在体育馆路,距离先农坛三站地。放假了,想家了,或者想先农坛食堂那口涮羊肉了,马龙有机会就回来。建功每名队员手写训练计划马龙,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王楚钦,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曹缘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北京这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大都市,机遇与挑战无处不在。在北京各大体校的各级运动队中,同样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扎根北京、创业建功。“砰、砰、砰……”运动员挥拍击打羽毛球,发出清脆的声响。上午9点,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什刹海体校”)羽毛球馆内,北京羽毛球队的训练早已开始。总教练田俊宁,正在观察运动员们的一举一动。10月28日,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将在福州开打,田俊宁希望运动员的状态届时能调整到最佳。今年,是这个江苏南京人来到北京的第18年,来北京前,田俊宁是江苏队运动员、教练员。田俊宁的妻子潘莉是国家羽毛球队教练,他最初来京的动力,是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2005年全运会,田俊宁作为教练,帮助江苏男队完成男团三连冠。2006年,他带着7岁的孩子,来到了北京,全家团圆。北京市羽毛球队成立时间较晚,长期在全国中游水平徘徊。“我在江苏队带过张军、蔡赟、陈金等明星球员,2006年刚来的时候,北京队只有一个董炯实力突出。”既然来了,就要干出一番名堂来。时年39岁的田俊宁,正值教练员的黄金年龄,他下定决心,给北京羽毛球队带来变化。场馆条件逐步改善,运动员机能分析建立,训练时长增加,队伍结构根据团体赛制重组。他从队内14到22岁参差不齐的年龄段中,挑选合适的人才。乔斌、张楠、刘雨辰等年轻运动员先后脱颖而出。“张楠一开始是练男单的,我根据他的特点,建议他改双打。他很刻苦,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楠成为中国第一位同时拥有混双和男双奥运金牌的选手。2017年全运会,田俊宁带着乔斌、张楠、刘雨辰以及转业落户北京的林丹等队员,为北京队夺得队史首个男团冠军。田俊宁带队有一个“诀窍”,就是训练计划。队伍有队伍的计划,队员要写自己的细化方案。在训练馆的白板上,贴着每名队员用手写完成的训练计划。“10月21日到26日,赛前个人计划……保障小关节的稳定性和爆发力训练,专注赛场。”这是女队李嘉嘉的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赛前一周备战计划。田俊宁说:“其实也不算诀窍,就是科学、严格、刻苦、创新……这些大家都熟悉,就看能不能落到实处。”传承冠军运动员成冠军教练在2017年全运会男团夺冠的队伍中,刘雨辰还是小将。2020年东京奥运会,他拿到男双亚军。巴黎奥运会受伤病影响,他发挥不佳,小组未出线。在刘雨辰之后,北京队还有现年23岁的双打后起之秀冯彦哲,已经巴黎奥运会上进入混双八强。从张楠到刘雨辰再到冯彦哲,这是北京羽毛球的传承。相似的故事,在冠军摇篮中不断孕育和传颂。中午1点半,常昊走出木樨园体校花游馆的时候,梯队的小队员开始入水训练。“到我这个年纪,平时除了训练,还要带着点儿小队员。”无论是在水中训练还是日常生活,27岁的常昊都已经起到队内“大姐”的作用。“教练在岸上指导,具体水中是什么原因导致不流畅,我在水里感知得更清楚,也更方便跟小队员交流。”晚上训练结束,学习、生活等更多细节,常昊也会在宿舍里给小队员们答疑解惑。“在国家队,首要任务是把自己的训练完成好。回北京队,有更多责任,就像‘欢姐’当年带着我们一样。”关于传承,“欢姐”张晓欢说:“我师傅汪洁教练是北京和中国花游的第一代,第二代有我的大师姐陶虹,我算第三代,冯雨、常昊、程文涛她们应该算第八代、第九代了。”汪洁是1983年北京市花样游泳队创建时的第一批队员,也是中国第一代花样游泳运动员。退役之后,她成为北京队主教练、国家队主教练,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运动员。其中有影视明星陶虹,也有冠军运动员、教练员张晓欢。训练中,张晓欢很严厉,像极了“魔鬼”教练,经常高声提醒:“怎么回事啊?多少遍了!”等训练结束,她又恢复成温柔贴心的“欢姐”。她说:“这方面,绝对是继承了师傅的衣钵。”校园里,年轻运动员擦肩而过,张晓欢依然记得当初师傅带着自己潜心磨炼的场面。“那时候,跑道还是煤渣的,泳池水温也不高。但学校里的氛围很纯粹很安静,就是一门心思练。现在,条件好多了,氛围和这种做事业的态度,也传承了下来。”这种传承,一直支撑着张晓欢走到今天。当运动员,从全运会五连冠,到北京奥运会拿到中国花样游泳历史性的铜牌。当教练员,在巴黎奥运会带队拿到历史性金牌。(记者 孙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