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芋汐到同济大学报到,中国“梦之队”的传统除了压水花还有学文化?

陈宥峰 成功案例 2024-09-25 8 0

8月18日,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得1金1银的中国跳水队队员陈芋汐去同济大学报到的相关视频,成为网友热议焦点。有网友看到同济大学领导为陈芋汐佩戴了校徽后调侃:“原来她真的是高中毕业生啊,利用暑假去巴黎旅游,顺带拿了个奥运冠军。”8月19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追踪和采访,意外发现本次出战巴黎奥运会的中国跳水队队员中,除了年龄较小的全红婵,其他所有人都是大学生(研究生)。跳水“梦之队”几乎都是大学生巴黎奥运会期间,中国跳水队不仅实现了包揽跳水项目全部8枚金牌的壮举,奥运冠军陈艺文赛后一口流利英语接受采访的视频,也震惊了国外媒体和众多网友。有网友惊呼:“她的口语感觉比我专八(英语专业八级)还流利。”陈芋汐到同济大学报到。奥运会结束后不久,陈芋汐就到同济大学报到,引发全网关注。上游新闻记者查询后发现,实际上,她是除了全红婵之外,最后一个上大学的中国跳水“梦之队”冠军选手。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陈艺文/昌雅妮,两人都是大学生。其中,陈艺文今年刚从广州体育学院毕业,昌雅妮则是在华中科技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就读。男子双人10米台冠军组合杨昊/练俊杰,两人是校友,他们都在上海体育大学就读。其中,杨昊是该校2023级研究生冠军班学生,练俊杰刚被录取为2024级研究生冠军班学生。男子双人3米板冠军组合龙道一/王宗源,两人同样是大学生。龙道一是河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2021级学生,王宗源则是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男子单人3米板冠军谢思埸是一名“学霸”。他在2018年完成暨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业后,又在2022年研究生毕业,成为暨南大学国际商务硕士。男子单人10米台冠军曹缘,在北京体育大学完成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毕业后,保送进入该校2020级研究生冠军班。“跳水前辈”都爱上大学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跳水“梦之队”队员爱好学习,可能与众多“跳水前辈”的示范不无关系。施廷懋在西南大学就读期间获得诸多荣誉。中国首个跳水奥运冠军、现任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曾在1986年退役后选择到大学深造,当时她进入北京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学习。被誉为“跳水女皇”的高敏,同样在退役后前往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鲍尔州立大学,进修体育管理专业。拿到3枚奥运金牌的伏明霞,同样在1997年退役后前往清华大学深造,她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工商管理。伏明霞之后的中国跳水队领军人物郭晶晶,在2002年就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人文学院2002级本科生。随后她一边学习一边训练,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得4枚金牌。“跳水王子”田亮,同样在国家队效力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国际贸易经济管理,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的同时,也顺利从学校毕业。重庆市民最熟悉的奥运冠军施廷懋,同样是训练学习两不误。她在两届奥运会摘得4金的同时,还完成了西南大学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业。读书是运动员自愿行为中国跳水队一直延续的学习风气,是否与队内管理有关?上游新闻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一位知情人陈先生(化名)。据他透露,国家(跳水)队肯定是以训练为主,内部是没有学习成绩的硬性规定的。不过现在运动员都很自觉,知道做运动员不是一辈子的事,所以训练之余大家都是努力学习。一般平时都是自学和上网课,到了期末也会返回各自省份参加考试。考试前也跟普通大学生一样,会突击学习一下。昌雅妮夺冠后华中科技大学曾发贺电。全红婵作为中国跳水队年龄最小的队员,曾在采访中透露,练跳水就是为了不用上学。可今年央视的一次探班采访中,拍到了她在接受一对一的英文补课。难道国家队也会像地方专业队那样安排老师补课?陈先生表示:“这个肯定不是常态,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确曾安排过英语课,只要感兴趣的国家队队员,都可以晚上去补课。但体育总局是没有教务部门的,也不会定期安排老师补课,不过很多国家队队员都在自费补习英语。一般报那种学费几万元的课程,通过网课和外教对话,一对一补习英语。”如何保障各位跳水名将学习不掉队?陈先生坦言:“其实各个省市都很重视他们的学习情况,一般都安排了专人和他们所在学校对接,必要时也会请老师补课,确保学习不会掉队。”专家:绝大多数优秀运动员都这么做跳水运动员为何都重视学习(上大学)?上游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晓灵教授。他表示,实际上不仅仅是跳水队,绝大多数的优秀运动员都是这样的培养模式——一边在国家队训练、为国争光,一边在高校追求自己的学历提升。跳水队是这样,其他领域的国家队也是这样。为何会形成这种培养模式?黄晓灵院长认为,这其实与国家政策有关。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就发现传统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会导致很多运动员从小就在体校、专业队训练,然后从地市级——省市级——国家级逐级向上输送,无法像普通学生一样进行全日制学习。很多运动员为了国家荣誉牺牲了学习时间,结果部分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去专业队训练。所以国家出台了政策,鼓励优秀运动员保送到高校学习。政策出台后,从最初的一般大学到重点大学,从本科到硕士甚至到博士,现在已经把学习通道打通了,免除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西南大学作为重庆本地的一所211高校,自然吸引了不少国家队运动员就读。其中,2013级体育硕士研究生施廷懋、2013级本科生赵帅、2014级本科生谌利军、2021级本科生罗诗芳都在就读西南大学期间为国争光,在三届奥运会中取得了7枚金牌。这种全新的培养模式是否真的有助于运动员的未来发展?黄晓灵称,“这个肯定有帮助的。例如硕士毕业的张亚雯,她自己创办了羽毛球俱乐部,现在发展很好,在渝北搞青训,还和市队进行了共建。同样硕士毕业的施廷懋,本身硕士研究方向就是跳水训练,所以毕业后进入国家队担任助教,后来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担任了领队,巴黎奥运会又去央视担任解说嘉宾。所以我认为通过在高校有针对性的学习,对运动员未来发展是有利的。”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实习生 王子瑞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