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热评」徐艺铭跑进奥运岂“偶然”

王智凯 行业动态 2024-09-11 15 0

杭州“95后”姑娘徐艺铭“请假参加巴黎奥运会”冲上了热搜。机会源自今年巴黎奥运会首次举办大众组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超80万人注册报名,仅4万余名幸运儿中签,她是其中之一。竞技体育源于群众体育,也需要在群众体育的土壤中历久弥新。马拉松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奥运项目之一,在国内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随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推动竞技体育走向职业化,即便有少数像日本选手川内优辉这样的“最强公务员”跑者闯入赛场,竞技体育的高门槛依旧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望而却步。体育赛事是否应当职业化,在奥运史上曾有多次论争。取材自真实事件、以1924年巴黎奥运会为背景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烈火战车》就有这样的桥段。为提高成绩赢得比赛,剑桥新生哈罗德·亚伯拉罕聘请了专业教练山姆·穆萨比尼,这却让两位资深教授感到厌恶。因为当时英国贵族们普遍认为,通过专业训练追求名次名誉是“不庄重”的。但亚伯拉罕坚持自我,最终成为了巴黎奥运会的百米冠军。如今奥运会已经与当年大不相同,参赛人员大多经过专业训练,甚至比亚伯拉罕走得更远。但时隔百年,当奥运圣火再次回到顾拜旦的故乡,百年论争有了新的回响。从开幕式首次从体育场搬到城市空间举办,到马拉松项目首次接纳大众跑者,今年的巴黎奥运会,拆除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门槛,彰显了“团结与开放”的理念。当大众对奥运的关注从金牌回到运动本身,我们也收获了奥运给予的新启示。徐艺铭“中签”跑进巴黎奥运,看似“偶然”,“偶然”背后有“必然”。这些年,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从北京成为首座“双奥之城”,到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硕果累累的竞技体育也激励着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在杭州亚运会上,卡巴迪、藤球、柔术等特色项目加入,让世界看见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小孩姐”崔宸曦、“亚洲舞王”刘清漪等运动员涌现,也让我们看见了体育世界的缤纷。在杭州亚运会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小众项目正逐渐成为大众“新宠”。当下,杭州正加快打造国际“赛”“会”之城,也理应秉持开放理念,让更多体育赛事从专业殿堂走向街头巷尾。作为杭州“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的第一道大餐,今年5月在武林广场举办的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以及前不久刚结束的2024横渡钱塘江活动,都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当下,我们既需要更多徐艺铭这样的大众跑者,也需要更多奥运马拉松这样的开放赛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