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恩师回忆奥运女网单打冠军郑钦文成长点滴

郭恭凤 企业概况 2024-08-25 31 0

在巴黎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决赛中,中国运动员郑钦文发挥出色,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一枚宝贵的金牌,实现了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历史性的突破。连日来,网友们对这位出生于湖北十堰、在武汉长年生活的21岁女孩非常感兴趣,但是网络上流传的有关她小时候求学以及网球训练经历的数个版本有点让人迷惑。为此,连日来记者前往我市多所学校采访,缕清了其中的脉络。

郑钦文2002年10月出生于湖北十堰,6岁时开始学习打网球,表现出较为出色的运动天赋。为帮助女儿追寻网球梦想,2009年9月,郑爸爸把即将读二年级的郑钦文转到江汉区取水楼小学学习,以便在位于新华路的湖北省网球学校训练。

取水楼小学于2001年与湖北省网球学校联合办学,网球办学特色由此起步。郑钦文当时的班主任孙华银说,虽然带郑钦文两年不到的时间,但这个孩子身上特别的气质让人印象深刻。

孙华银称,郑钦文来的时候个子不高,瘦瘦小小的,有点黑,眼睛特别亮。作为网球特长生,上午就在学校里参加文化课的学习,要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下午她就要去参加专业的网球训练,从来没有缺过一天课,也从来没有缺过一次训练,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都能坚持。

孙华银回忆,无论是学习还是训练,郑钦文都表现得特别专注。

“不管别的同学在干什么,她都能专注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弄好,别人吵也好,别人玩也好,都对她没有太大影响。”郑钦文善于统筹规划时间、高效安排学习训练的特点也给孙华银留下了深刻印象。

孙华银表示,老师上完课后会及时把相关的课后练习布置下来,郑钦文就会抓紧时间,在校及时完成,而不是把这些拖到下午而影响她的训练。在课堂上她能够弄懂的东西就绝不会留到下课,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她会及时弄清楚,所以她的学习很有效率。

2011年9月,郑钦文从取水楼小学转到硚口区体育馆小学,因为那时的她已经进入了武汉市崇仁网球培训中心。在那儿,她延续着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到球场训练的生活。

体育馆小学退休教师王红是郑钦文当时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王老师告诉记者,8月4日凌晨,她全程关注着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当郑钦文凭借顽强斗志和精湛球技,力克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得金牌时,自己激动不已。

“我感觉我就在现场,当郑钦文披着国旗在全场沸腾的环境中走过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骄傲,血脉喷张的感觉。”王老师说,郑钦文一到体育馆小学,就被学校浓厚的冠军文化所深深吸引。

王老师表示,“整个校园文化都体现出被奥运冠军熏陶的氛围,郑钦文就像一年级刚上学的小朋友一样,一直盯着看,体现出对冠军的追求,我从她眼睛里看出了这种光。”

王老师回忆,郑钦文上小学时文化成绩不错,写文章很有条理,而且很乐意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为此她还不惜跟网球教练协商,调整训练时间。

其实不论是在取水楼小学还是在体育馆小学,郑钦文都属于借读,学籍仍然在老家十堰。她真正将学籍转到武汉的时间是2012年,当时的接收学校是汉阳区的知音小学。在那儿,她读完了小学六年级。

在知音小学读书的那段时间,郑钦文每天上午在校学习文化知识,下午前往武汉市体育局江汉二桥体育训练基地训练。当时她的班主任张瑾回忆,尽管郑钦文只有十一、二岁,但身高已经达到1米65,在同龄人中显得格外突出。

郑钦文(右下)早年在武汉接受网球训练(图/余曾勇)

“她来的时候就个子特别高,比同龄的小朋友都要高,晒得挺黑,是那种特别运动、特别健康的外形,一看就是特别有力量。”张瑾回忆,尽管郑钦文外形十分阳光,但性格比较腼腆。在文化课的学习方面,态度非常认真。

有一次,郑钦文有一个写字本没有交,张瑾跟她聊天说,“还是要把字练好,万一你要是得了个世界冠军,人家让你签名,结果你签字特别难看,那岂不是很尴尬吗?她腼腆地不好意思地笑了,第二天就把这个本给补上了。”

正是因为有这段师生情缘,今年奥运会期间,张瑾关注着郑钦文的每场比赛。

张瑾说,那天晚上熬夜到凌晨1点多,就是为了看她的决赛,能有幸跟她相处过一段时间,与有荣焉,觉得当老师其实也幸福的。

(来源:综合武汉教视)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