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巨头没有诞生在内陆武汉,而是在杭州,这才是关键

陈慧德 企业概况 2024-08-14 19 0

杭州城市建筑不像武汉大气磅礴,但精细度更好,沿海城市就是发达

杭州的地面建筑确实不如武汉,不论是主城区还是新城区,都赶不上。钱塘江两岸的建筑,在杭州算是非常不错的。余杭区城市中心也很不错,可惜规模小了。若论大气磅礴,确实还得看武汉。

武汉长江两岸的建筑都还算不错,汉口的高层建筑更多。武汉200米以上高楼全国前三,一多半都在汉口。尤其是300米以上的高楼,除了绿地中心在武昌,其他都在汉口。

杭州也在变化。可以说,杭州亚运会给杭州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若论街道,武汉还真不是杭州的对手。杭州的街道感觉很新,很干净,很整洁,墙上的文化漫画也显得很有文化意蕴。相比之下,武汉很多地方还不够精致,尚停留在有而不精的层面。这样的情况,不论是在主城区还是在新城区都普遍存在。比如白沙洲片区、后湖片区,很多道路都有点破,有点脏。很多武汉市民也缺乏爱护环境的意识,烟头之类的往往随地乱丢。尤其是一边开车一边抽烟的那种,烟头基本都扔在窗外。这样的情形,我见得太多了。在杭州你很难看到一个烟头,即便是西湖景区人流如潮的地方也是如此。

差距的本质就是经济。杭州和武汉比,在经济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作为互联网经济的代表性城市,杭州可以说是财大气粗,地方财政有钱,老百姓也有钱。杭州房价至少是武汉的2倍,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再加上互联网头部企业所贡献的税收堪称惊人,所以在财收方面,杭州比武汉高太多太多了。

改开之前,武汉也是非常靠前的城市。改开之后,一切都要围着沿海转,内陆城市付出巨大。而且,越是发展较好的城市,付出就越多,因为国家会逮着你不停地薅羊毛。比如,为了对口支援深圳,武汉的财政上缴率非常高,留给自己的比例不到20%。以前我认为是武汉人吹牛说法,七八月间读了周飞舟与谭明志写的一本有关财政的书,才知道武汉所言不虚。

沦落为“大县城”后,武汉沉寂了许久。大概在2008年前后,武汉的发展再次起步,相比于沿海大城市,这已经晚了差不多30年。满打满算,从起步到现在,武汉发展了15年,其中还有3年在戴口罩,搞得武汉元气大伤,至今都恢复不过来。

相比于给沿海大城市的各种利好扶持,国家给武汉等中部城市的扶持实在是太少了,几乎不值得一提。若不是武汉地理位置好,底子强,自己也努力,湖北也尽心支持,武汉经济与杭州之间的差距只会更大。

有人可能会说,杭州以前也很一般,就靠几家新兴大企业将其带活了。从某个角度来看,似乎也没有错。90年代初期的杭州,城区人口不到100万,还不如现在的襄阳,更不如同时期的武汉。可问题就是,为什么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没有诞生在武汉,而是在杭州,这才是关键所在。说白了,这就是沿海大城市的先发优势,内地城市根本不可能孕育出这样的企业,因为文化、商贸、氛围、交通、理念、政策、资金等方方面面都没有这样的基因与土壤。

别说2010年以前,即便是今天,武汉也没有诞生互联网巨头的土壤,更何况互联网经济的蛋糕已经被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瓜分得差不多了。武汉想要分一杯羹,难度可想而知,且不说武汉网络信息与网络经济并不算特别发达。

所以,武汉经济与杭州之间的差距,主要还是内地与沿海的差距。这个差距非常大,短时间内根本填不平。即便武汉的GDP总量可以达到杭州的1.3倍,也无济于事。

为什么武汉GDP总量与杭州差不多,而财收相差那么大呢?大家知道,武汉历来都是重工业城市,而重工业是很不赚钱的行业。比如十年以前武钢的大领导就说过,生产钢铁还不如去养猪。杭州新兴产业发达,企业营业收入高,效益好,员工收入也不错,贡献的税收自然就高了。很多人觉得,差不多的GDP,差一倍的财收,武汉的GDP数据肯定造假了。其实,GDP没有造假,而是经济结构的问题。与金融、地产相关的产业,财收远高于重工业和低端轻工业。武汉与杭州的区别,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高级农民工群体与IT精英群体之间的区别。营业额总量可能相差无几,但利润总额相差巨大。

但是,尽管武汉经济上不如杭州,其他方面还是有优势的。比如,武汉的高等教育比杭州强,立体交通枢纽地位比杭州强,医疗总体实力比杭州强,区域战略地位比杭州强,科技实力也比杭州强。这些数据在网上都可以查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而言之,武汉和杭州,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不足。从长远来看,起步较晚的武汉,因位居内循环的战略节点上,发展潜力可能更大。

(2023年10月3日于武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