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最牛高考钉子户曝光,一位考了28年,一位考了16年,值不值?

翟秀玲 行业动态 2024-08-31 26 0

又是一年高考季,一场备受瞩目的"人生大考"已经拉开帷幕。

这两天新闻和社交网络上,无不在热议今年高考的最新动态。

令人瞩目的,除了今年创下新高的高考人数1342万人以外,还有一些关注点在那些被称为"高考钉子户"的特殊考生上。

他们不畏年龄和阅历的差距,一次次重返考场,为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而执着奋斗。
他们的故事无疑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烈讨论。

我们不仅为他们的坚持而敬佩,更从中看到了一些人生的深刻启示。

究竟什么才是一个人应该最为珍惜的"清醒",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都认真思考。
今年高考前,直播平台上出现了一位颇为引人注目的考生——梁实。

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高考老兵"再次宣告,他的目标依旧是川大。

这位梁实先生已经连续参加了28次高考,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高考钉子户"。

他的执着让人敬佩,但也让不少人感到疑惑:一个人到了这个年纪,为什么还要一次次重复这样的折磨?

原来,梁实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

1967年出生在教师家庭的他,从小便向往知识和学习。

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他在第一次高考时就遗憾落榜。

此后,他又复读了两次,依旧无法如愿进入大学。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梁实开始打零工、修机械,甚至做起了买卖生意。

就这样,他渐渐积累了一定的家业,生活也逐步步入正轨。

可是,心中的大学梦却一直没有放弃。

直到2001年,高考规则的变更让梁实有了重新实现梦想的机会。

那一年,他毅然决定再次参加高考,成为了这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

尽管一次次失利,但梁实从未放弃过。

他坦言,上大学是他一生追求的事业,为什么有人可以一辈子攒钱买房,他就不能一辈子去考一个好大学呢?

面对妻子最初的不解,梁实努力解释自己的决心。

他说,这不是一种执念,而是一个人对自己梦想的执着。

在他眼中,没有读到大学的人生就像残废一样,他无法接受。

梁实的故事并非个例。和他一样,有另一位35岁的唐尚珺也是出了名的"高考钉子户"。

唐尚珺出身农民家庭,从小的志向就是靠清华。

他第一次高考只考了372分,复读刚过本科线,但他依然不甘心,于是,他开始了长达16年的复读生涯。

刚开始的几年里,唐尚珺一边打零工挣钱,一边在家里瞒着家人继续复读。

他拒绝了多所名校的录取,只因为它们不是他心中的理想学府——清华大学。

令人唏嘘的是,即便在某些年份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甚至都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了,唐尚珺还是选择了重新复读。

直到今天,他仍在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懈努力。

无疑,唐尚珺和梁实的经历都让人感慨万千。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这样的固执和不懈究竟值不值得。

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一种执念,认为只有达成某个目标才算是人生的成功。

但实际上,真正的成功往往源于我们能否在选择和放弃中找到平衡。

从梁实和唐尚珺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执着地追求自己的大学梦,除了对知识的向往,更多的是源于一种执念和不甘。

对于梁实来说,他从小就向往着知识和智慧,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追求。

而唐尚珺则是出于改变家族命运的决心,才会将清华这个目标牢牢地刻在心中。

他们一次次重返考场,用青春乃至生命的时光换取一次次失望,这让人不禁感慨,人生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或许,我们从这两位"高考钉子户"的故事中可以找到一些启示。
人生无常,命运多舛。

就像丰子恺所说的,"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梁实在早期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转而去谋生,也许在外人看来是个理智的选择。

但他内心还是执着地保留着自己的理想。

而唐尚珺则被自己的执念牢牢绑架,以至于付出了太多宝贵的青春时光。

这说明,单纯的执着和固执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处境,在承担与放弃之间找到平衡。

要学会"舍得",很多时候,我们在无法达成目标时会陷入焦虑和失望中,甚至于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

但实际上,合适的时候放弃某些坚持,反而能让我们获得更大的收益。

正如梁实所说,上大学一直是他的梦想,为什么有人可以一辈子攒钱买房,他就不能一辈子去考大学呢?

这种思维本身也值得我们反思。有时候,我们过于执着于一个目标,反而看不清其他同样重要的人生价值。

最后也祝愿这两位“高考钉子户”在今年高考能够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